
2025年7月20日下午1点57分,国防部官网发布了一则简短却重磅的消息:“7月中下旬,中国与越南将在广西举行‘携手同行-2025’陆军联合训练。”这不到百字的公告,仿佛一颗惊雷打破了南海的平静,引发了不小的震动——这是中越建交75年来首次进行的陆军联合演练!就在南海局势紧张,菲律宾在黄岩岛的挑衅频频升级之际,越南的军队却选择了前往中国广西。这一信息简洁却具有深远意义,每个字都分量十足。这是一次静悄悄的历史性破冰,正在中越边境悄然展开。
提起中越边境,许多老一辈人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法卡山战役,硝烟弥漫,枪声四起。那时两国的界碑间彼此对峙,谁能想到,四十年后的今天,两国的军人竟能站在同一片土地上肩并肩巡逻?“携手同行-2025”这个名称本身就充满深意。演练的主题是“边境地区联合执勤训练”,看似简单的联合巡逻与突发事件应对,其实是两国之间战略互信的飞跃。想一想,这是中越建交75年来的首次联训!来自越南的士兵们将戴上贝雷帽,而中国的军人们则穿上迷彩服,两者的身影将在广西的阳光下交相辉映。
展开剩余78%值得一提的是,这场演练背后的排兵布阵同样意味深长。去年,越南海军的“黎贵惇”号风帆训练舰访问广州,期间两国官兵一起游览了广东省博物馆,还一起登上了广州塔;今年5月,越南海军再度访华;而如今,陆军的联合演训落地。这一系列的互动展现出海陆并进的战略,越来越清晰的升温曲线让中越两国的军事关系日益紧密。
那么,为何选择广西作为联训地点?这并非偶然——广西正是中越陆路贸易的核心地带。友谊关口岸日夜繁忙,每天有大量的车流通过。全国近70%的进口榴莲就是从这里运输到各地;防城港的码头上,中国的机电产品与越南的农产品在集装箱中穿梭往返。此地的边境早已不再是国界线,而是连接两国经济的动脉。一旦发生任何风吹草动,价值千亿的物流网络便可能陷入瘫痪。而此次联合演练的选址,恰恰是为了加强这一经济大动脉的安全防护——在未来,榴莲等生鲜产品的通关时间可能从几个小时缩短至15秒,越南新鲜的果实将更快速地出现在中国的超市货架上。
此外,广西的“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”也在为此次演练提供深远的战略背景。中欧班列正从广西出发,纵贯欧亚,与越南的海防港紧密连接。通过这次联合演训传递的安全信号,商界人士无疑会感到更加安心。未来,如果中越“共享监管仓”项目顺利实施,跨境电商的包裹将能够实现“一方查验,全程通关”,让原本分隔的边境线,变成了跨国合作的“连接带”。
越南此次的积极态度,实际上是一笔双赢的账。在经济层面,美国对越南出口的含中国零件的商品加征40%的“转运税”,这让越南不得不面临涨价的压力,而一旦涨价,市场份额必定下滑。打通中越之间的物流大通道,已经成为越南的生死攸关之事。军事层面,越南的陆军装备状况堪忧,许多坦克和步枪甚至是越战时期的老旧装备。而在这次的联训中,越南官兵将紧盯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和无人机技术,这对提升越南军队的战术水平意义非凡。
更为微妙的是,地缘政治的天平正在悄然倾斜。就在菲律宾在黄岩岛上挑衅时,越南却选择与中国携手合作。这种战略上的反差,直接打破了一些国家的“离岸制衡”算计,东南亚的国家们开始认识到,依赖外部势力所带来的风险远大于提升自己防务能力的现实意义。
此时,南海的局势发生了剧变。7月15日,菲律宾的海警船在黄岩岛海域上演了一场危险的戏码,它以疯狂的速度与中国的执法艇穿插,几乎发生了碰撞。这背后,站着的正是美军的“华盛顿”号核航母和“堤丰”中程导弹系统,菲律宾的防长更公开宣称要“保台”,这无疑加剧了地区的不安。然而,亲美的政策已然带来沉重代价:菲律宾国内经济困境不断,农产品对华出口暴跌,民众的不满情绪激增。
当中越的士兵在广西边境执勤时,他们不仅在交换手册,更在交换着信任与未来。这种看似静默的改变,正在悄悄重塑区域的安全格局。数字将见证这一变化:未来几年,中越边境的贸易额增速预计将突破15%。而从长远来看,这片曾经的“战争前线”,将变成中国—东盟地区的重要“经济走廊”。
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菲律宾所面临的困境:他们引狼入室,最终只能自食恶果。相反,只有共筑和平与合作,才能带来持久的繁荣与共赢。当中国的052D驱逐舰穿越菲律宾海域时,南海的规则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。而中越两军在陆地上的握手,也在悄悄推动着亚洲新秩序的形成。
防城港的货轮鸣响汽笛,中越的士兵在烈日下的迷彩服显得格外醒目。这场代号为“携手同行”的训练,虽然没有炮火硝烟,但它所带来的历史变革,比任何战斗都更具深远意义。而随着边境线的变化,南海的风浪终将因智慧和选择而平息。
中越两国的关系,像那颗越南榴莲一样,随着边境的变革变得更加甜美。
发布于:天津市全国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